«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

中國地政研究所叢刊,蕭铮主編,«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200 册),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1930年代是中國大陸劇變時期,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時期。在最初的五年中,全國交通建設進行迅速,工礦業逐步發展。1932年,民國總統蔣介石意識到土地問題關系之重要,遂召回在德國學習的蕭铮,創辦地政學院,以便訓練專才,解決中國土地問題。中央政治學校所屬的地政學院成立于1932年,至1940年停辦,由中國地政研究所接替。

本叢刊源于地政學院學員的調查結果。地政學院成立後,招考有志于研究土地問題的大學畢業生,經第一年基本學科研究完畢後,即派往各重要地區實習調查三個月,返院後須呈繳調查實習報告,並以所獲得的實際資料作研究論文。地政學院在九年中派出調查的學員達168人,完成論文166篇,其中關于各省縣市田賦研究36篇,土地整理22篇,農村經濟30篇,租佃制度及房租問題19篇,土地制度19篇,地價地稅20篇,農業金融8篇,市政問題及土地徵收12篇。調查報告共計178篇,涉及19個省,180余縣市。報告收取了當地實際情況及重要文書,充分顯示了各地經濟情況與下級政府的實際行政能力,成為當時制定抗戰建國重要措施的參考資料,也成為研究1930年代中國土地問題的寶貴財富。

叢書第一輯«貴州田賦研究»內容:

  • 序言
  • 第一章 地籍
  • 第二章 地籍之整理
  • 第三章 稅則
  • 第四章 徵收
  • 第五章 田賦收數及其與官民之關系
  • 第六章 田賦積弊及其整理
  • 表格目錄
  • 冊單表式目錄
  • 附件目錄

相關信息:


Laisser un commentaire

Votre adresse e-mail ne sera pas publiée.

Ce site utilise Akismet pour réduire les indésirables. En savoir plus sur comment les données de vos commentaires sont utilisées.

Rechercher dans OpenEdition Search

Vous allez être redirigé vers OpenEditio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