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的中国》
吴景平,徐思彦主编,《1950年代的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ISBN:7-309-05093-2。
相对清史和民国史的研究条件,1949年以后的当代中国史研究在中国的处境要困难得多。无论是资料还是经费,更由于政治原因,对这段时期的研究几乎处于封闭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档案的整理和开放,各类档案文献选编的出版,以及各地、各行业、各部门志书的编纂,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再者,国外学者对中国当代史的研究成就也为中国学者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为了深入推进中国当代史的个案研究,努力推进国内外学者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复旦大学历史系决定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从研究基本问题着手。2004年8月14至15日,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发起和主办的主题为“1950年代的中国”学术讨论会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召开的有关1950年代中国史的专题研究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台湾以及美国等地的三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的论文涉及外交、经济、金融、文化、教育、社会以及人物研究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对多年来研究成果的较为集中的展示,也对如何推进1950年代中国历史的研究作了探讨。收入本文集的16篇论文均在那次会议上进行过宣读、评议和讨论,此后又由各位作者进行了补充润改。本书纳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编纂的«复旦史学专刊»,为第二辑。编者希望这些文稿的出版能够引起更多的学者对当代中国史研究有关问题的关注和投 入,促进当代中国史研究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1950年代的中国》内容:
- 前言
- 过渡时期理论与实践取代新民主主义历史背景的一项考索
- 上海私营金融业与“三反”“五反”运动
- 1950—1970年代中国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 票据交换所与解放初期的上海私营金融业
- 上海私营工商业与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 从老股票看1950年代的股份制企业
- 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寿险契约在1950年代的解决
- 转型与延续:文化消费与上海基层社会对西方的反应(1950-1960年代早期)
- 建国初期上海高校的院系调整研究
- “大跃进”与1950年代中国城市女性职业发展
- 解放初期的禁娼斗争述略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决策研究
- 1950年代中国处理边界问题的原则和办法
- 1956年10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
- 顾维钧与美台关于沿海岛屿的交涉(1954年12月—1955年2月)
- 改造渊源论:1950年国民党改造运动的内在历史脉络
- “1950年代的中国”学术讨论会综述
相关信息:
OpenEdition vous propose de citer ce billet de la manière suivante :
Wang Ju (18 novembre 2016). 《1950年代的中国》. Carnets du Centre Chine (CNRS/EHESS). Consulté le 6 décembre 2024 à l’adresse https://doi.org/10.58079/mfub